頂級小說網 > 寒門禍害 > 第2327章 君王功績

添加到主屏幕

請點擊,然后點擊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東暖閣,檀香裊裊而起。

    隆慶對自己為冊封皇長子為太子的計謀頗為得意,在允許林晧然暢所欲言后,顯得十分得意地望向林晧然。

    林晧然感受到了隆慶冊封皇長子朱翊鈞的決心,顯得無奈地詢問道:“敢問皇上,皇長子今年幾歲?”

    咦?

    張福沒想到林晧然突然拋出這個人盡皆知的問題,不由得困惑地打量著林晧然。

    隆慶的底氣正是皇長子的年紀遠要大于皇嫡子,嘴角先是微微上揚,然后自鳴得意地道:“皇長子今年已經九歲!”

    “皇上,皇長子九歲不知能治國否?”林晧然將隆慶的得意看在眼里,卻是再度拋出第二個問題道。

    咦?

    張福聽到林晧然第二個問題,不由得豁然開朗,顯得恍然大悟地扭頭望向正在自以為手段高超的隆慶。

    這

    隆慶臉上的笑容頓時消退,轉而茫然地望向林晧然。

    雖然他知道皇長子朱翊鈞確實很聰明,但要是讓僅僅九歲的朱翊鈞來治理這個國家,無疑是一件天方夜譚的事情。

    縱使是他現在命喪當場,改由皇長子朱翊鈞接任皇位,那朱翊鈞亦得好幾年才能開始治理這個國家。

    隆慶面對著林晧然的問題,亦是老實地搖頭道:“九歲自然還不能治國!”

    “皇上,恕臣言語冒犯!縱是皇上如今大限將至,那亦不可由皇長子繼任大統!既然皇嫡子不能治國,皇長子亦不能治國,此時更要冊立法統!只有大明的法統純正,地方宗藩或朝中奸人才不敢生事,亦不會出現同室相戈的局面,可保大明千秋萬載!”林晧然抬眼望向隆慶,顯得一臉正經地指明其中的利害關系道。

    盡管朱翊鈞在年紀上確實是占著不小的優勢,但隆慶想要借此來推動皇長子上位,其實理由還不足夠充分。

    當然,不管隆慶的內心是如何渴望扶持皇長子朱翊鈞上位,但他絕對不會讓隆慶得逞,更沒有讓朱詡鈞有機會禍害華夏。

    隆慶聽到林晧然的這番分析,亦是意識到自己思維上的漏洞,確實還是選擇皇嫡子繼任大統更為合適。

    皇長子的年紀確實比皇嫡子更有優勢不假,只是終究還是九歲的年紀,在治國上還沒有出現本質的區別。

    隆慶的眼睛突然微微一亮,便是抬頭望向林晧然詢問道:“若是朕大限之時,皇長子剛好十六歲呢?”

    這

    張福看穿了隆慶的那份心思,不由得眼睛復雜地望向隆慶,當真是鐵了心想要皇長子朱翊鈞繼任大統。

    “皇上,請恕臣無法做這種假設!”林晧然知道這種假設絕對不會出現,便是淡淡地進行拒絕道。

    隆慶的心思卻是已經活躍起來,心里有了一個全新的想法。

    若是皇長子朱翊鈞不是九歲,而是剛好年滿十六歲,那么自己還真有足夠的理由直接傳位給能夠承擔治國重任的皇長子。

    對,自己現還不能倒下,只要再活上七年,那么皇長子朱翊鈞便成年,自然比皇嫡子更會合適繼任大統。

    隆慶想清楚這些事情,便是進行妥協地道:“既然如此,冊封太子一事便再緩一緩!”頓了頓,

添加到主屏幕

請點擊,然后點擊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頓了頓,便拋出一個難題道:“林閣老,今李閣老已經辭官歸隱,但朝野對朕反倒更有惡評,卻不知當如何才能讓朝野對朕有所改觀呢?”

    張福知道這是隆慶最為鬧心的事情,亦是扭頭好奇地望向林晧然。

    隆慶明明最是喜歡聽到別人恭維的話語,結果卻活成了一個大反派般,而今遭到朝野空前的非議。

    雖然他已經將外界對隆慶批評的聲音已經有所保留,但架不住外界對隆慶那種失望,致使隆慶被批判得體無完膚。

    “皇上,李閣老和百官所求所愿無非是冊立國本和削減宗藩祿米!若是陛下能夠削減宗藩祿米,亦或者是冊立國本,百官定會對皇上稱頌有加!”林晧然早已經猜測隆慶的心思,便是斬釘截鐵地給出方案道。

    當然,所謂的稱頌有加純粹是他在胡扯。

    百官卻是恨不得當今皇上能夠成為不食人間煙火的佛像,真正讓百官閉嘴的是從來都不是棍子,而不是甜棗。

    若是隆慶現在選擇向百官妥協,其實不見得會得到太多的稱頌,反倒會再來那些得寸進尺的官員繼續“挑刺”。

    只是隆慶對現在的局面亦得做出一些舉措,不然接著這般發展下去,隆慶的聲名恐怕是真的徹底臭了。

    隆慶心里自動忽略冊封國本一項,臉上顯得為難地道:“朕亦知百官的訴求,只是只是宗人那邊是朕的宗親,朕著實是!”

    “敢問皇上是不是不愿意削減宗藩祿米?”林晧然看到隆慶吞吞吐吐的模樣,便是直截了當地詢問道。

    隆慶臉上浮起幾分尷尬之色,卻是吐露心聲地道:“倒亦非不愿,只是削一成即可,若削減太多朕確實難以定奪!”

    這

    站在旁邊的張福聽到這話,不由得輕輕地搖了搖頭。

    這話雖然聽起來是在讓步,但其實還是不愿意削減宗藩祿米。削減宗藩祿米的本意是減輕財務負擔,若是你才削那么一成宗藩祿米,這簡直是小孩子過家家。

    相對于宗藩每年高達八百多萬石的祿米開銷,此舉根本是無濟于事。

    “皇上,若是僅削減少許,百官怕是怨氣難消!若是皇上不愿在宗藩祿米上大動干戈,臣倒是有一策,或可替皇上解憂!”林晧然對于隆慶的態度早已經知曉,便是一本正經地拱手道。

    隆慶的眼睛微微一亮,顯得十分期待地道:“何策?”

    咦?

    張福聽到這話,亦是好奇地扭頭望向了林晧然。

    除了國本的分歧外,宗藩祿米更是成為君臣的最大分歧,亦是隆慶遭到百官非議的最大根源。若是林晧然有其他辦法解決,那么確實無愧于林文魁之名。

    “皇上,百官所議其實僅是一時之事,唯有青史才能彰顯君王的功績。若是皇上不愿意削減宗藩祿米,可尋其他比削減宗藩祿米更彰顯君王功績之事!”林晧然并沒有直接說出來,而是故意賣一個關子道。

    隆慶的胃口已經被吊了起來,顯得頗為心動地追問道:“林愛卿,不知是何事能夠彰顯君王功績呢?”

    “縱觀古今,開盛世者為明君,開拓疆土為雄主!今大明精兵強將,致使九邊安寧,韃子不敢再南下洗掠。若是皇上能夠下決心除掉北患,大明可再創成祖時期雄風!”林晧然迎著隆慶的目光,顯得一本正經地說道。